bat365中文官方网
教工之家

探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-数计学院教师节永泰嵩口镇纪行

来源: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    发布日期:2016-09-29    浏览次数:

2016年9月25日,为了庆祝我国第32个教师节,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工会组织了学院教工170人的超级团队,浩浩荡荡前往永泰嵩口镇,探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魅力。

永泰县嵩口镇是我省继上杭古田镇、邵武和平镇之后第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。由于永泰高速公路的开通,前往隐匿于层峦迭嶂的大山深处嵩口古镇已便捷得多。

高速路上两侧崇山峻岭逶迤,初秋雾绕云环,新辟隧道串通,坐在车上的我们对这“身在深闺人未出”的永泰千年古镇,充满着期待和向往。

大巴在梧桐镇口下高速,沿203省道又行驶20公里到达镇口,迎面新竖立一座古典式的镇标大石碑坊,旁边一块立方巨石镶着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》大铜牌,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,我们的目的地——嵩口镇到了。翻开历史的长卷,这里早在南宋时期渐已形成大樟溪上游的繁荣小集市,后逐步发展成为闽中重镇和重要水上驿站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让这座古镇名闻海内外。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张元干的故乡就在这里,中国道教闾山派天师张圣君也诞生在这里,古镇拥有数以百计气势恢宏的古民居,神秘莫测的古寨堡,堪称为“民间古民居博物馆”。

\'\'

图1: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雕像

 

\'\'

图2:大樟溪畔全体教工合影

\'\'

图3:嵩口民俗博物馆

\'\'

图4:教工参观民俗博物馆陈列品

\'\'

图5:鹤形路一角

中午返回到古镇老街上,我们兴趣勃勃地品尝当地传统的美食菜肴——“十二大碗”,回味几道菜名由来的历史掌故,更加体会这里朴实的民风乡情。

\'\'

图6:教工们品尝当地美食菜肴“十二大碗”

 

\'\'

图7:中埔寨俯视全景图

\'\'

图8: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工陆续进入中埔寨参观

\'\'

图9:中埔寨主人和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工合影

还有一处古寨堡作为申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,据郑老师介绍值得观览。从古镇出来的省道上坐车经过的长庆镇,抵达中埔村时远远看见前方两侧山峦之间,一片开阔的田野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寨堡,它就是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中埔寨,又叫八卦寨和逢源堡。

出于防御匪寇保卫家产的需要,中埔寨整体建筑极为讲究防御功能设计,在冷兵器时代俨然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建筑堡垒。外观看来,正面墙体下部用青石块;两边及后座的墙体下部全部用鹅卵石加石灰泥砌起一层楼高。正面寨墙处至今留下当时石匠为纪念寨主善待工人而砌的莲花芯。上部是一层楼高夯实土墙,间隔设有观察窗和枪眼洞,并在墙体内侧辟有一米多宽的通道,形成环形的“跑马道”。跑马道上盖有独立的层瓦,象阶梯一样从后山向前下方延伸,加上隐蔽的枪眼而利于防御。正大门设三重门,关闭起来严实牢固。沿墙一层隔间为农具和杂物间,二层为活动室。此寨堡呈八卦造型,内部结构呈对称格局,沿中轴线由前院、天井、主座(大厝厅),左右护厝和后座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,是家人居住、活动的场所。前后左右有门相联。主座前后两侧环以廊屋,形成前低后高,前方后扁的庭院。沿廊置厨房、寝室和楼梯,中间分划成几块小院是各户生活的小天地,左右各有花厅和花园。

在中埔寨里有大量精美的木刻、彩画、对联,它们主题丰富、意蕴悠长。有林梦美留下的家训雕刻、有武松三碗不过岗、李白醉酒诗百篇、双鲎(孝顺)和双蟹(和谐)的木刻等等。

寨堡内有口神奇古井,井水虽清澈甘甜,井壁却乌黑如墨,因而这口井也被人称为墨水井。经过现代科学验证,此井水中富含铁质,正是铁质沉淀使得井壁、缸底有如黑炭。在中埔寨后院,斜卧一棵老铁树,与宅同龄,至今仍枝繁叶茂,与古井相对成趣。

巧妙的设计使寨堡成为冬暖夏凉,宜居宜作,严守难攻,独立防御的碉堡式建筑,可算是福建古民居又一个奇葩,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工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吴  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9月28日

附件:

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雕像1.jpg

大樟溪畔全体教工合影1.jpg

嵩口民俗博物馆.png

教工参观民俗博物馆陈列品1.jpg

鹤形路1.jpg

教工们品尝当地美食菜肴“十二大碗”1.jpg

中埔寨全景俯视图1.jpg

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工陆续进入中埔寨参观1.jpg

中埔寨主人和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工合影1.jpg

上一篇
下一篇